您好,欢迎来鲤鱼溪旅游在线!
发表信息 | 收藏本站 |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鲤鱼溪 > 民俗传说

滴水岩传说

来源: 日期:2010-06-18 18:16:20 点击:9

  不知道在哪个年月,有一个老和尚,要寻一个能供他修道的岩洞.

他走了许多地方,爬了许多山。一天,老和尚寻到周宁楼坪的一个天然大岩洞。这是个有好几栋房子大的大岩洞。他大欢喜,就在这岩洞里住了下来。

有一天,老和尚看见洞里岩壁半腰间上有一个小窟窿,有一粒米塞在那里,他伸手把那粒米拔了出来。这时,奇怪啦,小窟窿像滴水一样一滴、一滴落满了一满碗白米!老和尚这下可高兴啦,马上拿去煮,刚好够他饱吃一顿。

从那以后,这小窟窿天天都会“滴”出米来,“滴”下的米,都刚好让老和尚吃。老和尚就安心在这里修道了。这岩洞也就叫“滴米洞”。

不久,这个岩洞会滴出米来的事传出去了,就有许多人来岩洞烧香。真奇怪,不管人多少,岩上小窟窿“滴”出的米,总是不多不少够众人吃。

后来,来了一个新的小和尚,他好吃懒做。一天,老和尚叫他去盛米。他挑了一担箩筐去,看米一粒一粒慢慢地滴,就拿了一把铁钎,忖把滴米的小窟窿撬大些,多滴些米,拿去卖了自己也有钱用。想到这里,使劲一戳,哎哟!米不滴了,他一急,又使劲一戳,突然一股冷冰冰的清水喷了出来!

这下可好,把个小和尚喷得满头满脸,通身湿淋淋的。他气起来,捡起一粒小石子掷了上去,那石子正好塞着窟窿。这下好了 ,水也不多了,只有几滴滴下来。一直滴到现在,清清的水也没有停滴过。后来,人们也把“滴米岩”叫做“滴水岩”或“碧水岩”。

  

    后面这个滴水岩也有许多的美丽传说。

   传说之一是:

好久以前,礼门有个老人上山讨草席草,不小心从山巅上跌了下来,恰好跌在露出来的一块凹凸不平的岩石上,拣回了一条命……

回来以后,他就把自己跌下来以及发现一个有两间大的岩洞告诉了乡亲们,大家就传开这是菩萨显灵。从此,四周的善男信女就年复一年地把这个形状像鸭蛋内壳,高24米,宽13.8米,深29米的岩洞,拾掇得很是香火旺盛,并且取名叫“显圣岩”……

据记载,滴水岩真正成规模,是从宋朝起始开辟为佛地的,明朝(公元1453年),在洞内建起了大雄宝殿。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350多年前建设的古建筑!

沿着公路边拾阶而上210多阶,260多米高的山巅上数道小泉,跌下掰成无以数计的澄清水滴,飘飘扬扬飞溅而下,在阳光的折射下,飞珠溅玉聚成的氤氲弧虹,色彩斑斓,忒是好看。

传说,凡是进出的人让滴水淋一下,来年会好运道。所以就有许多的善男信女们进出朝香,从不撑伞!走到洞口,有块小石碑立洞口迎送八方来客,上面遒劲写着“八闽首景”四字石刻。据说是一个县官游山玩水时留下的手迹。再拾步走进,就是一口甘醇清凉、遐迩闻名的“灵岩井”。奇怪的是这井水终年不增不减……

再上去才是清香缭绕、点火摇曳、形态栩栩如生的百千菩萨殿堂。

当你伫立在岩洞前举目眺望,啊,映入眼帘的那十多万平米新筑人工湖,一泓碧绿如镜、青山倒挂的水库画面,呈现眼前。盛夏,点尘不染的绿色凉爽,从湖的底层徐徐沁入心扉……

如果有余勇,还可以到滴水岩两侧的祖师洞、翠微洞、涌云洞、仙境洞、通天洞等岩耳处去观光……

滴水岩洞水帘传世,花奇果异,茂林修篁,谷深洞幽,风景绝佳;特别是其纯净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更为天下游客所称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