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甲称赞了他两句,整个上午都活泼开心,而在下午碰上乙批评了他两句,便变了另外一个人,愁眉不展、茶饭不思。会不懂得拒绝别人过份的要求,常常使自己陷入困境。会到处询问别人自己该怎样做,要别人代他决定事情。没有自我的人,会总是模仿别人。会不思改变,而只要求世界改变。多做、多做得到、和多因做得到而得到肯定。这个方法,用在本人或其他人都可以,无论什么年龄、性别都有效。所创造的机会,不一定是工作或者事业上的,也可以是生活上的,例如运动、艺术创作、写文章写书、甚至是休闲文娱的活动。最好是每次的要求都比这个人的能力稍高一点,让这个人有挑战须突破的感觉,因而需要思考、勤奋、努力、坚毅、找新方法或者改变。可以设计争取别人的肯定,但也可以把焦点放在自我肯定上。事实上,这只不过是重复又重复上面说过的「尝试→经验→能力→肯定→自信」过程而已。例如:每个星期天去远足或者爬山,每次选择的都比上一次的更远一些、或更高一些,同时,每次完成了都在归途中做点奖赏自己的事,好像吃一杯冰淇淋。对学生来说,可以是学习的目标,便如用多少时间去理解、记忆一篇课文、每次温习过后能够写出来多少内容等。做得不如上次好便没有奖品(自己预先决定是什么奖品)。这样的做法,除了提升能力和增加自信之外,同是能培养自己定出标准和坚持标准的心理状态。虽然可能不是马上有,而是在下一次因为学得聪明了而做得好才产生的。个字:言出必行,言出必准,便能使自己的自信在一、两个月内有明显的提升:不论是自己内心和外界人士的感觉,都会认为你明显地多了自信。个人,你才应该说“个人”。当你猜有个人而不能肯定时,你应该说“我不知道”,或者“我猜是个人”。没有人能够什么都知道,所以不需要害怕承认不知道会被小看了,但是如果说的话自己不能负责任,自己心虚便不会有力量了。.「三赢」标准是第一个标准,也是必须绝对坚持的标准。任何一件事只要能够做到「我好、你好、世界好」的效果,不妨做,总错不了。就算没有当时或者直接的利益,都会有未来、间接的利益。反过来看,一些没有什么明显好处但是自己内心好奇想尝试一下的事,想一想是否这事「不会对自己有伤害、不会对别人有伤害、也不会对其他人事物有伤害」,若是,又没有更好的选择,可以去做。.对自己的「建设性」。「建设性」是事情能够产生累积性的正面效果,每重复一次,自己的成长、学习、和未来的成功快乐便多一分。例如帮助同学招待外国朋友,能够使自己的英文语言能力有进步、也能够使自己在面对外国人的时候更自然得体。去主动地找这样的机会,每一次的经验都是学习累积和能力的提升,便是「必为」的事。跟朋友去喝啤酒斗嘴,开心一场,但是没有什么累积性的正面效果,虽然也没有对自己、别人和世界产生什么伤害,偶然去一两次便足够维持与那些朋友的关系。如果现在有两个同学来找你,一个请你去帮忙招待外国朋友,另一个邀请你去喝啤酒斗嘴,凭着「建设性」的考虑你便知道取舍了。.「量力而为」是爱护自己、尊重自己的表现。每次做什么事都比上次的目标高一点能让自己进步和成长,是好的,但是不要做过份超出自己能力的事。为了炫耀、示威或者报复而逼自己去做超出本人能力的事,需要付出的代价很大,甚至往往会产生无可挽回的局面。坦诚承认自己没有的能力,才是聪明的做法。希望这篇文章对这件重要和有意义的事上有点帮助。暂无评论。
|